留言

取消

中国最大的名人数据平台

目录
范迪安(画家)——名人百科

社会职务/身份

范迪安,19559月生于福建,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,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,全国政协委员。

从艺经历

基于深厚的文史哲修养和中外美术史知识,范迪安从198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评论。他擅长从美术史进程中分析和阐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风格语言,聚焦艺术家在实践上的探索创新,评价重要艺术现象和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。他也以自己熟悉艺术创作的感性经验,切入艺术现象和作品本体,着重分析艺术创作的思想内涵与语言方式。二者的相互关系,在社会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为艺术家及其创新要点找到文化坐标,由此传释艺术创作的时代价值。他的美术评论一方面侧重于老一辈艺术家,曾对徐悲鸿、吴作人、李瑞年、滑田友、庞薰琹、董希文、吴冠中、赵无极、靳尚谊、朱德群、詹建俊、陈家泠等名家艺术作综述性评论,一方面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在具有先锋意识的探索者如徐冰、刘小东、喻红、许江、徐龙森、何多苓、刘庆和、忻东旺、陈文令、王冬龄等一大批艺术家,以透彻的分析阐述艺术家的观念与动机、形态与方法,使鲜明的个性跃然笔底,得到传播。

在中国美术馆馆长任上近九年,范迪安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以提升国家美术馆的公共化服务水平和专业化建设为目标,按照艺术博物馆的应有标准大胆改革,谋求完善功能,形成对全国美术馆的引领。他在上任不久就提出“以公众为中心”的办馆理念,从社会文化需求角度形成美术馆的业务提升规划,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策划、收藏与研究、公共教育、社会传播、国际交流各方面制定新的业务准则。他提出“学术立馆”的要求,改变被动接办展览为主动策划展览,一方面加强馆藏作品研究,推出一系列馆藏作品专题陈列和展览,一方面关注当代美术发展,组织策划类型丰富和有主题的当代美术展览。他重视美术馆收藏,提出美术馆要展示“看得见的美术史”,以充实完善20世纪中国美术序列为目标,加大收藏力度,借助“国家美术捐赠收藏”项目的支持,积极争取老艺术家及亲属的捐赠,扩大常规收藏,为国家艺术宝库增添了大量美术精品。他高度重视美术馆公共教育,认为“美术馆是社会美育的终身课堂”,建立了学术讲座、志愿者导览等制度,曾举办“十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”、“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”等活动,使美术馆有了“亲民”形象,观众量大为提高,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,美术馆成为社会美育的大课堂。

2006年,范迪安发起并成立了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,担任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。他以谦和的为人和前瞻性的学术理念团结全国美术馆界的同仁,共同商讨“美术馆时代”的美术馆作为,每年年会的规模不断扩大,按文化部要求开展了“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”,使大量藏品得以与公众见面,藏品研究的水平也随之提高。他曾说:相比起艰苦创业起家的民营美术馆,公立美术馆拥有较好的条件,因此,公立美术馆应该在专业化、标准化上多下功夫,相比起国际上著名美术馆,中国的美术馆应该加快提高专业水平,体现美术文化的社会作用。

主要成就

20149月,范迪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,回到阔别九年的母校。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自觉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为推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,人才培养、创作研究、文化传承、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不遗余力。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接百年校庆的“百年辉煌”规划中,他主持策划了徐悲鸿、董希文、罗工柳等名家大师的系列展览,梳理和呈现了央美优秀的传统。他推动招生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、学科建设,注重巩固优势学科,拓展实验艺术、艺术管理、艺术品修复等新兴专业。央美通过建立研究生院、举办“毕业季”等举措,一方面加强高端人才培养,一方面使教学成果服务社会。在国际艺术交流上,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“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”、“国际美术教育大会”、“相约丝绸之路”、“EAST科技艺术季”等活动扩大了国际学术影响。中央美院的美术学、设计学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轨道,成为百年学府迈向新征程的标志。

作品展示

代表作品

主编出版《20世纪中国美术文艺志·美术卷》、《当代艺术情境中的水墨本色》、《世界美术教育丛书》、《中国当代美术:19791999》、《世界艺术史》、《近现代中国画》、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大系》等。
词条目录
  1. 百科名片
  2. 社会职务
  3. 从艺经历
  4. 主要成就

轻触这里

关闭目录